第236章瞄准小城市院线市场(2/3)

到1999年,票房收入跌入谷底,华国年票房总收入不到八亿元。

进入2002年,为了挽救垂死的电影行业,应对t之后海外影片对国产电影的冲击,华国政府开始推行院线制改革,并允许民营、外资进入电影放映行业,很快随着民营院线的纷纷冒头,许多老旧影院被建立在商业中心新的现代化多厅影院替代。

加之随着华国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纷纷走入城市,华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

华国电影市场进入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所产生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华国电影整体市场规模开始逐渐步入大盘。

不过虽然华国电影整体市场开始做大,但华国民众人均观影次数偏低,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谓‘有弊必有利’,华国人均观影次数偏低,那也就预示着华国民众对待观影还有很广阔的需求空间。

从人均观影人次来看,华国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截至目前,华国居民平均观影次数也就035次,虽然已经比2003年谷底的005次有了很大的回升,但是还是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法国这些西方发达国家!

观影次数035?

这也就预示着华国民众观影次数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这个增长空间在哪儿?大城市?n!

自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小城市,所以宫邢才会把目光瞄准五六线,七八线小城市!

不过在小城市开办影院也有一点不好之处,那就是上座率低,极低!为啥?

华国电影票价太高!

高额电影票价是制约这些小城市居民观影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一月就那千八百工资,看两场电影估计就没钱吃饭了,谁还闲着没事儿去看电影!

根据数据统计,从票价上来看,华国电影票价vs居民月收入,占比高达1/57,,甚至一些小城市达到恐怖的1/30,这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水平,高票价实际上限制了观影的增长,这也是对华国未来票房市场的一大限制跟挑战!

脑补了一下华国电影发展史,宫邢回过神来,自然知道柳青老大是为他好,他思虑良久,组织了一下言语,“老姐,你可别忘了小弟可是一个导演,作为一个导演的最终目标,永远都是大银幕,呵呵,小弟还等着那什么金马、金鸡、好莱坞之流最佳导演奖呢!”

“而且,我相信华国国产电影的春天,很快就会来到,华国影院的收支情况,肯定也会好转的!嗯,还有一点,小弟未来还准备把影院跟互联网对接呢!”

影院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目前为止,华国电影院总体盈利状况并不好。从去年开始,华国电影银幕的单银幕票房就开始一直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华国影院当中,仅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打平,三分之一亏损!

从电影院的单影院票房产出和单银幕票房产出来看,边际收入下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目前一线城市的影院开始饱和。因此,目前已经建成的影院的地位,十分类似于好莱坞早期的核心地段,高票房产出的“首轮剧院”。而从好莱坞的经验认为,拥有了稳定的首轮剧院渠道的发行商更有可能成长成为行业的主导者。

还有一点,既然电影票价降无可降,华国电影的后窗口开启将会打开更大的市场,互联网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

目前,华国电影票房票房占电影总体收入的八0,而版权收入仅占6。这和好莱坞的有很大的不同。好莱坞的后窗口版权收入如dvd租赁、电视网贡献了八0的收入。

相对而言,华国的后窗口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但我们可以注意到,即使是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