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秋收时节(2/3)
仿佛是秋姑娘在演奏一部动听悦耳的交响曲!
“处暑”过去,“白露”到来,田野里,绿油油的棉花苗经过春生夏长,由花蕾演变的棉桃开始裂开了嘴,洁白的棉絮盛开,一朵朵、一片片,花团如雪,日以继夜摘棉花,一筐筐、一袋袋。“三伏”的白菜也得风得雨得好天气,绿莹莹,青鲜鲜,像薅着长似的,伸展出硕大的叶片,到深秋亭亭玉立,包心卷心,等菜农侍弄成锥形,成熟收获,供应市场,和萝卜一起成为城乡越冬喜爱收藏的大路菜。
中秋时节,那黄橙橙的大豆粒粒饱满,棵棵挂铃。金风吹来,苍黄的豆棵叶落杆壮,只听呼啦啦摇铃声不断,似乎在呼唤农民们赶紧收割。假若剥开豆角闻一闻,一股大豆的清香直钻鼻翼,进而,仿佛绵软可口的豆腐、白中泛黄的豆汁清香一起飘来,挂满脸上丰收的喜悦难以溢于言表……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个头大,籽粒饱,顾不上脱粒的农家干脆先剥开外衣,借助它的韧性把玉米棒子一个个系紧,一串串吊起来,吊在屋檐下,吊在大树上,或码成堆,放在通风好的屋里或室外,顿时,农家小院到处都是黄橙橙的玉米,十分养眼,看着心里舒坦极啦!等到农闲时,再进行手工慢慢脱粒。有人手等不及的,还可以晒干棒子用玉米脱粒机脱粒,这样速度快,马上就可吃到嘴里金黄金黄的玉米馍,喝到香喷喷的玉米粥。
这个时候,田野里,人欢马叫,到处都是秋收的繁忙景象。
到了晚秋,腾了茬的秋庄稼给冬麦、油菜让路,先是在田野里犁地施肥整地,后是趁墒下种播种,不到大半个月的功夫,遍地已是由鹅黄变成绿油油,茁壮的麦苗、油菜已显现一派生机。而满山遍野的枫叶红了,层林尽染;小灯笼似的柿子红了,挂满枝头。
秋霜打落了田间防护林的树叶,染红了枫叶,也打焉了郁郁葱葱的红薯秧,茂盛的红薯梗和叶,一夜之间像是秋姑娘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黑衣。而从土里刨出的红薯却是红彤彤、鲜亮亮,粉碎后可过箩澄成白生生的粉面,精加工又成了又长又筋道的粉条,是烩大锅菜必不可少的主料,成为人人爱吃的大众美味佳肴。秋霜也催生出浓浓的迷雾,像袅袅炊烟弥漫于广袤的田野,当秋阳喷薄而出后,万丈光芒穿透云层,驱散迷雾,天空才蔚蓝高旷,大地才辽阔清新,忙碌了一秋的人们才真正感到心旷神怡,悠然自在!
秋天的田野,是春日播种寄托的希望,等待秋日里五谷丰登;你是夏天万物生长的桥梁,没有田野哪还有生长万物的土壤?你是秋日里累累硕果,没有硕果哪还有囤尖仓满的冬藏。秋天的田野,“寥廓江天万里霜,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秋天的田野是迷人的,秋天的景致是娇艳的,秋天的色彩是美丽的,秋天的记忆是永久的!
耿家建看着眼前的情景,脑海里想着这些地方之前的样子。
都十几年了,村子里人们都没有改变这样的耕种方式,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面前,这种方式似乎已经变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耿家建知道,多年来村里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土地,可是由于现在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却越来越少了,甚至是亏本。
现在的村民很多都是出去打工了。
都说农民是靠勤劳致富,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尽管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给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一年辛苦下来却赚不上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民种地不挣钱呢?归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
农业是个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它的生产周期一般比较长。比方说小麦,每年10月份播种,来年六月份收获。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太多,既要面临旱、涝、冷、热、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风险和技术操作风险,还要面临市场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