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随波逐流(1/2)
难捱的几天后,省里本科的分数线出来了!
553分。
按照往年的惯例的话,专科的分数线应该是530分左右。
也就是说,孙建的幻想破灭了!
差个十几分,倒也不冤,谁让自己平时不多学,多考一些的。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宝贝儿!
这时候便是正解。
耿家建像是一只瘪了气的气球,瘫在一边,不吭气不言语。
这一天晚上,母亲见他吃不下饭,猜想到事情不妙,她看到儿子的样子,不禁暗自落泪,最疼儿的是亲娘啊!
母亲试探着说:“建儿,怎么样?“能考上吗?”
耿家建想说话,嗓子里却像是塞了一团布,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母亲叹了口气,说:“建儿,娘跟你商量个事儿,这阵儿你也没什么事儿,你二婶儿娘家那庄上有个姑娘,长得可水灵了,七里八村的找不着这么俊的姑娘,要不,过两天去见见面?”
“啊?”耿家建有些出乎意料。
“娘,咳咳……你说的是不是要我去相亲啊?”耿家建问。
“是啊,建儿,跟你差不多大的几乎都找着对象了,前村那个周元仁,就是你的小学同学,人家孩子都生了。”母亲苦口婆心地说。
“行!娘,我去。“耿家建回答。
母亲怕是听错了,问:“建儿,咱这可说好了啊,我一会儿就找你二婶儿去!”
母亲喜出望外,心想可算这孩子想通了。
这一天早上,朝霞满天,穿过梧桐叶的阳光显得五彩斑斓,两只喜鹊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嬉闹玩耍。
母亲从哥家借来的西服,让耿家建穿上。
那是哥哥结婚时的衣服,平常都不舍得穿。
“娘,这个天,是不是有点热啊,穿着西服不得捂出痱子来!”耿家建不情愿。
“建儿,穿了这衣服显得精神,你看人家电视上播新闻的家伙儿,一年四季都穿着西服!关键时刻就得忍忍。”母亲苦口婆心。
“娘,那这也和这鞋不搭配呀!”耿家建抖一抖穿着布鞋的脚。
“没事,人家一打眼看着孩子精神劲儿就行了,你可得穿上这衣服,我可是好不容易才从你嫂子那里借出来的。你嫂子还舍不得,很不情愿才找出来的。”
临行前,父亲塞给耿家建一盒烟,“到时候脑子活泛点儿!散散烟,有点眼神儿!别跟上学上傻了似的!”
这样,耿家建骑着邻居大哥家的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跟着二婶过了双石桥,到了二婶的娘家。
说好是在媒婆家见面的,耿家建跟着二婶,一前一后来到媒婆家。
二婶和媒婆很熟,热火朝天地聊起天,耿家建想起什么来,从口袋里掏出那盒温热的烟,却哆哆嗦嗦地掏烟,无奈他动作不熟练,怎么也拽不出烟来。
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这个十九岁的孩子激动地不要不要的。
耿家建用力过猛,烟从烟盒里抖了出来,散落了一地,耿家建尴尬地蹲在地上捡烟。
“哎,王婶儿,那姑娘怎么还没来?”二婶将话题引入正题。
“说好了八点半在我这里见面的,这都九点了。”媒婆咂咂嘴,“那你们等一下,我去喊去,到时让他们俩儿在里屋拉拉呱儿!”
说完,媒婆出门了。
耿家建蹲在地上,把捡着的烟往烟盒里塞,地上的蚂蚁成群结队的爬着,他自言自语道:“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二婶儿,今天是不是要下雨啊?”
二婶笑着说:“小建,你先别管它什么蚂蚁和蛇的,你想想一会儿见了姑娘,怎么能拉呱拉得人家姑娘说你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