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投其所好(1/4)

“是的,老师,是今天的报纸,我随手拿来包烧饼了。”程千帆微笑着,轻松随意的说道,“新报纸干净。”

有细节上之细微疏忽,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够做到绝对不犯错误。

程千帆平常如此谨慎,就是为了降低细节上失误的次数,毕竟失误越少越好。

而一旦有没有注意到的细节疏忽,要做的就是给出最及时且准确、合理的应对:

意即用合理的解释把不合理的细节规避掉。

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要做到不慌不忙,反应足够快,基本上都能够应对得当,最起码在当场的那个时刻不至于被怀疑。

这种事情,最怕是心里有鬼,然后会紧张。

也许本来今村兵太郎只是随口问了这个问题,并未多想,但是,倘若他自己因为心里有鬼,以至于神色有异样,这才是最致命的。

游走于钢丝绳上,对于程千帆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他的回答很随意:

宫崎健太郎关心食品卫生,用新报纸包烧饼,这個理由非常正当。

……

“健太郎有心了。”今村兵太郎微笑说道。

毕竟烧饼摊上确实是不会使用新报纸包裹,他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便随口问了句,这是出于一种细心的习惯和职业惯性。

他最喜欢的就是宫崎健太郎对他的这种态度,尊敬,恭敬,同时又有着真诚的亲近。

“这个人啊,骨子里还是有着诗人的柔弱灵魂的。”今村兵太郎忽而说道。

“老师说什么?”程千帆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正在惬意的喝茶,‘没有听清’今村兵太郎说什么,下意识问道。

“健太郎,你的中国文学素养也是不错的,你来评价一下这首诗。”今村兵太郎将手中的报纸递给宫崎健太郎,说道。

“诗?”程千帆接过报纸看,旋即露出恍然之色,“老师说的是汪填海的这首诗啊,学生之前看了几眼,没太在意。”

“你现在分析一下这首诗。”今村老师开始传道,他认真的说道,“健太郎,你要牢记,中国有一句古话,诗以言志,从这样一首诗,我们能够分析出很多。”

“可是,据我所知,很多诗人都善于伪装,就以写了《悯农》的李绅来说,此人实则是一个豪奢跋扈,倨傲残暴之人。”程千帆思忖说道。

“不。”今村兵太郎摇摇头,“就以健太郎你说的这个例子,你知道了李绅的真实面目,再去品味《悯农》,你会有什么不一样感觉?”

“文人的粉饰,两张面孔。”程千帆想了想说道。

今村兵太郎微微颔首,意思是这不就是品味研究这首诗得出的结果吗?

“学生明白了。”程千帆表情认真,态度真诚且恭敬,“诗以言志,无论是真的志向,还是伪装,都有其研究价值。”

说着,他轻声读了手中报纸上今村兵太郎点出的那首诗。

……

按照伪中央机关报《中华日报》的说法,此乃心忧家国的汪先生在从上海飞往日本的飞机上:

汪先生俯瞰破碎山河,咏诗一首,表达了他当时无限感慨的心情——

疆亩纵横绿野恢,禾苗如水树如苔;

老农筋力消磨尽,留得川原锦绣开。

“嗤。”程千帆嗤笑一声。

“怎么?”今村兵太郎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最喜爱的学生。

“纵观此诗,满篇都是感慨,老农?汪填海这是自比为支那奔走的老农?”程千帆轻蔑一笑。

“最后一句呢?”今村兵太郎并未对宫崎健太郎的分析进行点评,尽管在他的角度来看,汪填海此诗句中的老农,更像是比喻中国贫弱的国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