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1/5)

“第三名,文昌府陶元景。”

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陶元景总算一颗石头落到了地上,第三名的成绩也相当不错了,会员的资格他并不是那么看重的,毕竟认为学无止境,他目前的学识远达不到他的要求。

呃,应该满足老师的要求了吧,不过最后结果还得等下面的殿试。

俞霄和邹蔚廷都拍拍元景的肩以作鼓励,希望他殿试再接再励,进入一甲。

元景表现淡淡,这个结果却让陶大勇这个爹兴奋得差点疯魔了,他的儿子考中第三名,不用说殿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一个进士已稳拿在手了,他们陶家祖坟冒青烟了,让他生了个考中进士的儿子,陶家要成为官宦人家了。

元景和两位同窗道别,各回各家,途中让陶梓去师兄那里报个信。

人在衙门里的狄融早在放榜的时候就派了人过去,争取第一时间就得到准信,所以陶梓去报信的时候狄融已经知道结果了,满面笑容对陶梓说:“让你家少爷回去好好准备殿试,不过不要紧张,凭你家少爷,二甲是肯定的,一甲也有望争取一下。”

“是,小的回去一定告诉少爷。”

同在户部的其他官员也知道狄融的老师收了个关门弟子,知道这结果都向他道喜,称他老师眼光果然好,十四岁的少年就高中会试第三名。

穆成安得到消息的时间比他们更早,或者说前十名的试卷送到圣上那里请圣上敲定最后名次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只不过老皇帝没什么心情阅看,就问了这十人的情况,几乎没怎么变动,就按照主考官商量的结果来。

元景之所以能保持在第三名上,除了他农家子弟的出身外,还有他身后的老师的缘故,所以穆成安敢说,元景进入一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元景和他爹回到家自然又好一番庆祝热闹,光是鞭炮就响了好长时间,左右邻居都出来向他们家道喜,一家子包括牛牛这个最小的,都是红光满面。

没过多长时间就到了殿试的日子,元景和其他通过会试的考生即贡士,一同从皇宫的太和门入宫,于保和殿中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元景也第一次经历繁复的三跪九叩之礼,一边跪他还一边有闲心想,第一次进入古代世界,对这种动不动就要跪的礼节实在无法适应,将来到了朝堂上,跪皇帝的日子还多着呢。

不过心理上再不适应,也跟着其他人老老实实地三跪九叩,这种时候犯错,岂不是自寻死路么。

试卷发放下来,殿试这就正式开始了,元景一眼就将题目看完,殿试只采用策问的形式,考题中规中举,也许是皇帝年纪太大了,失去了进取心,但又一心想要大权在握,所以考题也与此相关,不用说这里面还涉及到了兵权,光是镇北王手里的镇北军就占了大夏超过一半的兵权,叫皇帝老儿如何能安得下心?

这种题目当然不是元景擅长的,但也知道该怎样完成,所以中规中矩没有一点出格的完成了这篇策问,期间看到明黄色的袍摆走过他身边,他知道这是皇帝亲临现场了,但头也没抬,反正总会见到的,不急于一时。

说实话,他对这个总想要穆成安性命的皇帝没什么好感,不过,从掌权者角来看,有那么个手握兵权的镇北王坐着,估计也难以放下心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许要等到现代社会才能够解决。

但在边境形势还不是那么乐观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夺了镇北王的兵权,就显得皇帝的眼光有些狭隘了,他有些怀疑,按照剧情里镇北军落到了穆晋轩这个男主手中,凭他现在对这位小王爷的认知,他真能跟前几任镇北王一样能很好地镇守边关抵御外敌入侵吗?

那些死忠于老镇北王的将领,他敢用敢用得放心吗?而离了这些将领,镇北军还是镇北军吗?

想着这些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