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1/4)

俞大人在元景介绍完后补充道:“说得再多,不如亲眼见识一下,摄政王和各位大人可前往工部作坊一观。”

摄政王当即说:“好。”

其他大人能说什么?当然说好了,跟着摄政王一起去工部实地查看水泥的作用。

元景作为一名六品小官老老实实地跟随在大队伍后面,不过摄政王时不时地会将他叫到前面问几句话,从头到尾都没有冷落了他。

官员们知道了,这位探花郎真的入了摄政王的眼,等水泥真的发挥大作用,探花郎肯定前程似锦,之前消下去的想招他为婿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决定事后打听一下,探花郎可订亲了。

俞大人早命人铺了一片水泥铺的路段,还有浇筑好的一块块水泥板块,走在上面的官员无不惊叹,得知这东西成本又极低,纷纷赞起探花郎来,不用说,他肯定会得到摄政王的重用。

有专人测试水泥板块的坚固程度,还有水泥路的承载程度,测试结果无一不表明,水泥是非常理想的材料,等他们见到水泥是什么样的东西又是如何铺路的时候,更是惊叹不已,这东西也太方便了点吧,对于水泥的推广以及用于修筑堤坝当然大力支持。

再回宫,摄政王就将俞大人提到工部尚书的位置上,替换下原来那位占着茅坑不干事的老尚书,并命工部全力生产水泥,第一个任务是先配合人在江南省的沈大人修筑堤坝。

工部立即投入了火热的生产,原本挺清闲的工部,也变得异常忙碌起来。

元景也跟着忙了好几个月时间,一直到年底,这一事情才告一段落,他也趁机学了不少东西,理论他在行,可操作实践上的事却不如工部的诸位大人,这期间还跟着其他大人去了江南现场考查当地的水利情况。

他前去江南省的时候,陶家有不少媒婆上门想给探花郎说亲,陶家的三个长辈都挺心动,然而他们对京城的官员两眼一抹黑,任媒婆将那些人家吹成了花,他们也没敢应承什么,因为对那些人家都不知根知底,哪敢答应下来,只推说这事还得等他们儿子(孙子)回来再作决定。

等元景从江南回来,连家门都没进,就让乌一将他带去了一座宅子里,如果他没看走眼的话,这宅子就在镇北王府的隔壁吧,毫无意外,他在这里见到了穆成安。

元景毫无危机感,看到穆成安还很高兴地跟他打招唿:“原想回趟家洗漱一下,再看有没有机会去找你,没想到被你抢先一步。”

当着别人的面元景挺守规矩的,可私下里,元景跟堂堂摄政王就很随意了,这让有阵子没见到元景的摄政王心情好了点,可想到那些快将陶家门槛踏破的媒婆,穆成安的脸又黑下来了。

乌一早熘了,人在江南随行保护元景的时候,就收到京城这边的信,隐约知道第一时间将他带到这儿的原因,所以这种事情他不掺合了,闪了。

元景可不知道,但看得出来穆安成不高兴,又凑近了些,伸手扯了扯他的脸皮,捏出了一个笑脸:“要多笑笑,不然老得快。”

穆成安圈住这人的腰将他禁锢自己怀里,咬牙切齿道:“是啊,我老得快,不如某个风华正貌的探花郎,让许多人家想招为女婿。”

元景露出诧异之色,原来是为了这件事不高兴,可明明之前不是说好的么:“是我离京期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不高兴了?”

“是啊,本王的探花郎要貌有貌,要才有才,最近水泥在修筑堤坝上又发挥重大作用,所以不少人家包括勋贵都想抢你为乘龙快婿。”

江南省的消息已传回京城了,修筑的堤坝结实又牢固,在百姓中收获许多赞誉,人人都知道,元景这回立了大功。

元景一回京城就被带到这儿,还没来得及在京城中走一走,所以都没发现,有几条街道也铺上了水泥马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