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4/4)

亏,不过元景如此信任他,将方子完全交给他处理,又让他非常高兴。

拿到银子后,有些事情就可以处理起来了,比如老太太和陶大勇惦记的老家陶家村,元景说在陶家村买祭田,全家没一人反对,毕竟陶家村在他们陶家的根,他们家发达了,不能忘了陶家村的族人,不然会被人说忘本。

再说老太太和陶大勇都还惦记着在陶家村待着的长子和大哥,有句话叫远的香近的臭,陶玉珠干的事的确叫人厌恶,王氏的行事也叫人不喜,但陶大柱是老太太的亲生儿子,陶大勇的亲大哥,再加上陶大勇知道如今陶玉珠过得非常不好,再没有翻身的时候,对大哥的不待见也慢慢放下了。

总不能自己一家在京城享福,叫大哥在陶家村过着过日子吧,当然他也知道大哥一家的日子比最初好多了,但跟他家相比依旧差距很大。

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包括小宋氏也非常赞成,因为小宋氏也有娘家人的,这时候自己日子过好了,也能腾出手帮助娘家一把,所以这些事情都交给陶大勇了,让陶大勇回乡一趟,将该办的事情都办好了再回来不迟。

陶大勇带着长随回乡了,元景又让乌一派了两人暗中随行保护,以防万一。

陶元景在京城加官进爵的事早传回陶家村了,如今陶家村的人走出去分外有面子,再加上家家户户都种上草药,陶家村的日子过得越发富裕,成了远近未婚姑娘争相想要嫁入的地方。

原本最该得意的王氏,偏被族长和陶大柱压得不能如意,两个女儿的出嫁她半分都做不了主,等元景在京城升官的消息传回来,王氏就想拖家带口地往京城投奔小叔子一家,这在常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事,在陶家村日子过得再好,能有京城的日子好吗?

偏偏陶大柱就是个榆木疙瘩脑袋,死活不肯听王氏的话,不觉得去京城给二弟侄子添麻烦有什么好的,再说两家早分家了,他们家也是靠着侄子和族人才过上好日子的,小儿子如今也在村里学堂念着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早年吃糠咽菜的时候哪里敢想像有今天的好日子,只会认为是做梦呢,所以陶大柱真的挺心满意足的,就不知道王氏有什么不满的。

王氏当然不满了,在陶家村日子过得再好也是泥腿子,能有在京城穿金戴银奴仆环绕风光吗?不为自己也得为金宝着想啊,万一以后金宝考不上秀才举人,也能靠京城的侄子谋个官职吧,那样她也成了老封君了。

还有个心思就是她妒忌自己的妯娌,凭什么小宋氏能摆上官夫人的威风,她明明跟小宋氏一样嫁进了陶家,她的日子就过得比小宋氏差了这么一大截?她就不信等她去了京城,那些金银首饰小宋氏敢不分她一半。

可她想得再多也没用,除非她有陶玉珠的胆量独自离家出走,可惜她真没这个胆,也怕真这么做了,陶大柱会打断她的腿。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