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久别的人,盼重逢(4/10)
人,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殊不知,这正是李根决策里面,李世民最为看重的决策。
“众卿,自从科举考试以来,每场考试都要张榜公示,此举不但让众考生压力倍增,也无形中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而贴经,诗赋和策论,之所以让所有考生参加,因为只有如此,方能最大可能的发掘人才。”
“众卿,如今朝堂之上的马周,便是最好的例子,前年科举考试,马周便是第二场诗赋考试落榜,让朕差点失去一位人才啊!”
“朕今科科举,不仅要连考三场,而且落榜考生还可以再考两场!最后两场是唐数和拼音字母考试。”
“而最后两场考试合格者,就是朕心中,派往东西突厥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将会成为第一批,在那片土地上,刻下大唐烙印的根基所在!”
显德殿里的文武百官,算是彻底听明白了。
原来陛下真的从一开始,就想到了解决之道。
一夜未眠,能想到如此良策。
那也只有陛下这脑子里,才有如此智慧。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短暂的安静以后,百官们齐声高呼起来。
文武百官们,能不激动的欢呼吗
跟着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陛下混,他们以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享受百官们的欢呼。
“众卿,既然如此,接下来,咱们一起商议一下,具体的,今科科举细节问题。”
李世民将手中的宣纸,交到房玄龄手中。
示意房相看过以后,逐一让百官们传阅观看一番。
百官们逐一观看完毕后,对陛下佩服的,那叫一个五体投地。
接着来,显德殿进入议事阶段。
针对此番科举考试之改变,百官们也都尽情的各抒己见。
有了李世民的大方针,剩下的便是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
对此,李世民非常满意。
所有官员的献言献策,李世民尽皆仔细聆听。
有许多都被采纳了下来。
最终,今科科举考试的详细计划,尘埃落定。
李世民当机立断,立刻宣布旨意。
一道道圣旨,从长安城,传向大唐十二省道的各个府县。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各地刚刚获悉,大军大胜的消息,如今再次收到科举考试改变的圣旨。
各地布告一出。
举世皆惊,最为激动的,莫过于今科参加科举的考生。
相比于以往,今科科举无论录取的比例,还是考试的规则,都有所改变。
考生不再担心一场考试便落榜。
即便是三场考试落榜以后,他们还有一次考唐数和拼音的机会。
而布告里面,明确公示,三场考试落榜者,若是唐数或拼音特别优异,也可直接被朝廷任命为官身。
毋容置疑,这里明确公示,只要唐数或拼音考试,有一门特别突出,他们这次科举考试,就可以成功上岸。
各地考试的难度降低,录取门槛放大,让诸多少年都信心倍增,彻夜难眠。
而,此时长安城,最为兴奋的,无疑是平康坊的姑娘们了。
往年只有数千名考生,她们都忙的不可开交,以至于夜不能寐,双腿发软,莫处红肿。
今科科举,布告一出。
至少有数万考生蜂拥而至长安城。
她们不得不做好,日夜开战的准备。
万人大战,想想都让人激动的浑身颤抖。
而,状元学院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