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潘家园之行(2/2)

手里的玉簪子,姑且说是玉簪子,虽说看着像老玉,但色泽干枯,内里还有气泡,一看就是做旧过的假货。

做古玩生意的摊主都是人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女人开口就问玉簪子,已经给了摊主一个“外行”的想法。

摊主是个留着两撇胡子的中年男人,他看了女人一眼,不咸不淡地道:“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女人一惊,这个价格可超出了她的预算。

这年头,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十四块,哪能真掏出二十块钱买个不知真假的玉簪子?

女人有些恋恋不舍的把簪子放下,叹了口气,背着小包走远了。

摊主轻哼一声,最烦这种屁都不懂只知道问价的青瓜蛋子。

“老板,看看?”胡永志试探问道。

姜栀没说话,却在摊位前半蹲下来,神色从容又镇定的扫着摊子上的物件。

摊位看姜栀穿着打扮不俗,脸色也热情了几分:“同志瞧瞧,我这都是从乡下刚收上来的货,你要是能入眼,咱们再详谈!”

古玩行里,流行俩词儿,捡漏和打眼。

捡漏是说卖东西的人道行不够,把东西便宜卖了,让你捡了漏。

打眼是说你学艺不精,把假货当真的买了,看走了眼。

在这个行当里有个行规,不找后账,不能退货,权当买个教训。

摊主看姜栀不说话,依旧再接再厉的客套吹嘘:“同志瞧着脸生,头回来咱潘家园吧?那你可不知道,前几天,刚有个收破烂儿的从我这收了副古字画,最后在‘青花拍卖行’卖了三万块钱!三万!!”

说着,摊主怕姜栀不信,还加重语气,用手指比划着,脸色十分肉痛。

“是吗,我看你这摊上都是瞎活,连荒货都算不上。”姜栀纤细的手指点了点摊位上的东西,唇边泛起淡淡的浅笑。

一听这话,摊主心里头就咯噔一声,遇上行家了。

瞎活是说摊子上都是做旧的新东西,摊主拿来冒充老物件。

荒货则指的是走街串巷,下农村到处收购来的“古董”,八十年代,荒货是古玩市场的主流物件,大多鱼目混珠,真假参半。

他讪笑着看了看姜栀,没说话。

这时,姜栀却上手拿起了一个鼻烟壶。

这支鼻烟壶瞧着像玉质的,扁瓶样式,壶身上设色以墨色为主,以淡彩作点缀,景物格调高雅精致,画中还有很多题跋,内容与画面协调一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穿书八零:我成了卖儿换粮的女配更新,第372章 潘家园之行免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