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开海禁的设想(4)(1/2)

一众大臣坐在乾清宫里,各怀各自的心思。兵部尚书唐铎,户部尚书吕凯正在思索着朱元璋的用意,顺着说就是了。

朱标,李伯昌,魏国公徐达却是在认真考虑开海禁的利弊。只不过,李伯昌心中有着些许怒火,他得知了开海禁是陈则武提出来的。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李伯昌恨不得现在站出来痛骂陈则武。

刘伯温依旧是微微闭着双眼,好似这一切与他毫不相干。

“都说话呀,咱让你们过来坐着发呆的?真的是别人发财你们发呆。都说说,别当哑巴,在咱这,没用。”

朱元璋却是怒了,看着自己叫来的几个人一个字不说,心中十分不忿。

“皇爷,这开海禁啥的,我也不知道呀。我就会打仗,旁的也不会啊,我就听皇爷您的,皇爷说啥,就是啥。那倭寇要是还敢猖獗,臣愿领一只兵,咳…咳咳,和汤瘸子打到他倭寇老家去。”徐达率先开口了,只是声音大不如原来那么有中气。

“你这杀才。打仗轮得到你?让那些小辈们打去吧,你给咱老老实实的呆在京中,静养,他娘的,说话都不利索,还打仗,海上一阵风再给你吹跑了。”朱元璋咧嘴大笑,冲着徐达就是一顿说。

徐达也是挠挠头,不住的捶打胸口。

“皇上。”李伯昌又站起来,“臣觉得,这海禁开不得。如今天下初定,北边,云南都在打仗。国家财政已经吃不消了,若是再开放海禁,去打倭寇,恐怕不是上策。”

说完,李伯昌狠狠的瞪了一眼陈则武。朱元璋一听乐了,“喲,今儿两人不穿一条裤子了?”

李伯昌又行礼,“臣不敢。臣只是说出心中所想。”

唐铎,吕凯也站起来,“臣等唯陛下马首是瞻。”

老朱的脸色一下子变的阴沉,“咱让你们过来拿主意,你们却让咱拿主意。想死是吧!”朱元璋猛的拍向桌子,吓的唐铎,吕凯一下子跪在地上。老朱一眼瞪着刘伯温,“刘基,你说!你要是不说出个道道来,你还给咱滚回那诏狱去。”

刘伯温不紧不慢,睁开眼睛,缓步向前,“臣以为,海禁可开。且当速开,事不宜迟。”

朱元璋愣住了,不光是他,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一向以保守为主的刘伯温,今天竟然这么激进。

已入深秋,天气渐寒。可屋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飞进来一只苍蝇,嗡嗡嗡一阵乱飞。在寂静的乾清宫中,显得十分刺耳。

“为何。”朱元璋半天憋出两个字来。他知道刘伯温虽然心有傲气,但在国家大事上,从不含糊。在这个时候,他刘伯温出面站队支持开海禁,实在令人吃惊。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且,开放海禁,增加朝廷财政,百姓也能得到便宜。如此富国富民,利国利民的国策,何乐而不为。”刘伯温那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朱元璋的脸都在不住的抽搐。

实际上,刘伯温对开放海禁并无感觉。开放或者不开放,都有利弊,他的性格就是不说话,不表态,最后支持一下皇帝,说几句皇上英明。

然而,他看到了朱标放光的眼睛,他就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很看好开海禁。太子都觉得很好,朱元璋点头,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你说这开海禁当真这么好。孤觉得,还是得循序渐进,慢慢来,急不得。”刚从乾清宫散了,朱标便在朱元璋满意赞许的目光中拉走了陈则武。

“殿下,刘大人所言不差,开放海禁,富国富民,利国利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啊。”陈则武如实回答,他现在对开海禁可以说是充满了信心。

朱标连连点头,“嗯,孤这就去和父皇说说。以前多有不妥之处,陈兄见谅。”

一句陈兄,叫的陈则武差点原地起飞。

而朱标,则是满面红光,抑制不住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