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王权三分(2/2)
只因为家庭变故,碧娜诗女王猜不得不执掌了北洲国的大权。>
聪明归聪明,但碧娜诗女王毕竟才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啊。>
而且,碧娜诗女王跟伊莉莎女王、萨拉太后、莱亚王后奥罗拉王后,以及独孤敏、萧曼儿等人不一样。>
这些女人,都很聪明,且长期接触政治和军事,治理能力非常强。>
可碧娜诗女王吃亏就在于,她开始从政的时间太短,又恰逢北洲国大乱之后,没有一个人能指点她,也没人敢指点她。>
自己摸索,跟有人指点,效率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心头一团乱麻的碧娜诗女王立即就命人将首相普德诺夫和次相卡德锡喊过来,商议对策。>
前文交代过,威尔逊王在位的时候,为了避免首相的权柄过重,犯下大鹰国的那种错误,就将首相的权力分解了。>
威尔逊王相信,如果大鹰国的权力没有完全落入首相彭罗斯的手中,大鹰国的结局应该不是这样的。>
当时,在了解到东洲的富饶和文化之后,关于是否进攻东洲,伊莉莎女王和首相彭罗斯的意见是相左的。>
伊莉莎女王的意见是,先将南洲和北洲的情况稳定下来,积累一定的国力,然后等东洲大乱的时候,就是最佳出兵机会。>
但彭罗斯不这样认为。>
彭罗斯认为,东洲还是冷兵器时代,绝对跟南洲和北洲一样,不是大鹰国的对手。>
只要大鹰国出兵,一战就能将东洲殖民了。>
若是大鹰国不出手,西洲的其余几个国家必然会出手,到时候,大鹰国就会痛失东洲这块大肥肉。>
现在来看,伊莉莎女王的提议是对的。>
可惜的是,大鹰国的权柄在首相彭罗斯手中,大鹰国终于还是提前发动了对东洲的侵略,给大鹰国引来了灭国之灾。>
?但当时说什么都晚了,大鹰国已经被灭了。>
所以,威尔逊王吸取大鹰国的教训,便将首相的权力分解,分为左相和右相。>
左相就是普德诺夫,右相就是卡德锡。>
威尔逊王是这样打算的。>
他在位的时候,大权肯定是在他的手中,左相和右相就没什么权力。>
而且,威尔逊王还可以故意制造左相和右相的矛盾,用以平衡制约他们两个。>
但若是威尔逊王去世之后,他的接班人或许没有他的能力,将大权牢牢掌控于手中。>
可只要相位有两个,两人就绝对不会一心,就一定会争权。>
到那时,只要下一任,或者日后的北洲王稍微使出一些手段,就不会让北洲国的大权落入左相或者右相中的任何一个手中。>
碧娜诗上位之后,为了起用余仲奎,并对他进行重用,将左相和右相的制度改为了三相制度。>
首相、次相和三相,其中普德诺夫为首相,卡德锡为次相,余仲奎为三相。>
这么一来,权力三分,就更不容易集于一人之手了。>
所以啊,碧娜诗女王不可谓不聪明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