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想出方法(2/3)
是寺庙佃给我家的地,还不错吧,果然是皇家寺庙,这地也都是肥地。我爹说了,今年冬天先种点冬小麦,等明天春天再好好规划规划。”
“不过冬小麦的种子我家还没有,少不得到时候从你这借点钱买种子了。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走,进屋里坐着去,外面太热了。”
进了屋,宗禹给陈三宝拿了碗凉水解解渴。喝完水解了热,陈三宝才慢慢把从谢乘风听到的消息说给宗禹。
“没想到形势已经如此糟糕,本来以为到了这里便能安定下来了,看样子咱们能不能过上好日子还要看老天爷啊。”宗禹听完也是眉头紧皱,一脸沉思。
“只要蝗虫能拦住那就还好,至少京城这边的局势能稳定住。我刚才去粮铺买米,连高粱米都涨到八十文了。”
到底该如何消灭蝗虫呢?在现代的时候他看关于蝗虫的纪录片好像是一边玩一边看的,真的是看了个热闹,把有意思的看完了就接着玩了,没太注意后面讲的怎么治蝗。
毕竟当初的自己还是个高中生,每天满脑子的吃喝玩乐,怎么可能操心那种国家大事。
他记得好像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不再闹大规模的蝗灾了,火烧?网拦?收效都太低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蝗虫的产卵速度太快所以才铺天盖地破坏力惊人。
为什么久旱必蝗,那是因为天太干燥,河床外露,成为了蝗虫产卵的温床,那是不是只要破坏了这个温床他们的卵便产不出来了?便能从根源上阻止他们的繁衍泛滥?
陈三宝越想越觉得有理,迫不及待地和宗禹说了自己的推测,“我们是不是可以挖掘沟渠,破坏了虫卵,他们少了虫卵,就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成虫?再加以其他办法灭蝗,是不是能稍微遏制一下?而且挖掘沟渠的时候就当扩宽河道了。”
宗禹虽然会干农活,但毕竟不是农业专家,但陈三宝的话理论性很强,分析的很到位,他听了也觉得可行。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就是不知道具体可不可行,毕竟东平省境内很多河渠,也不可能都挖一遍吧。”
“怎么不能,省一级的下派到各府,府再具体分派到各县,各县再组织人手各乡镇村屯的落实,明确责任还是可以吧。”毕竟在现代的时候他们一有什么事就是这么管理的,甚至都能落实到每个人的人头上。
大周的行政管理虽然不如现代,毕竟也是中央集权,地方总归要听中央调遣的。而且这是帮助地方抵御蝗虫的好措施,人民怎么可能不拥护呢?
此外,现在东平省也不像承天省,还牢牢掌握在朝廷手里,应该是可以组织起来的。
“可是外面的蝗虫已经产生规模的怎么办?毕竟他们活得时间也久,破坏力主要是成虫。”
杀人有很多种方法,烧了,剐了,裂了,分了,埋了,那满清都能想出杀人的十大酷刑,怎么杀虫子的法子就没有呢?
“三宝,我突然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你说,蝗虫毕竟是虫,飞蛾尚且扑火,那蝗虫也会向光而去,何不晚上以篝火引诱然后三面环人,撵至火堆,一并焚烧之?”宗禹顺着陈三宝的思路一边思考一边说。
陈三宝一听,眼睛顿时一亮,对啊,只要是虫子就有趋光性,不论是打死还是别的方法都费劲,还不如晚上让几人一组,三面撵虫,到了火光的地方直接烧死。
况且谢乘风不是说了么,崇德皇帝已经派军队去了,军队晚上烧虫,百姓白天挖渠,活得烧死,小的挖了,还愁不能阻止他们的脚步?小的还没变异,还有丰富的蛋白,还能吃呢!
陈三宝真是越想越兴奋,觉得宗禹简直太聪明了,自己和宗禹在一起果然能迸发出激烈的智慧火花。???.biuai.co
不过办法虽然想到了,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