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下山落户(2/3)

,大家中午连饭都没吃。

到了后来,朱松儒放开心结也跟着一起加入了方案的讨论,甚至有很多意见非常有建设性。

看着天色不早,大家都还没吃饭,陈三宝决定自己做东,请在座的众人到恒山县最大的酒楼喝一顿。每个人对以后的生活都充满了向往,席间除了朱松儒和荣长敬针尖麦芒外,氛围还算融洽热闹。

第二天上午,陈三宝领着谢乘风回了明水,杜同知跟着一路回了安澜府。

这次出来解决了这么大一件事,他要第一时间回去和府尹大人详说,这不仅仅是陈三宝一个人的功绩,也是他们安澜府的功绩。

回去之后陈三宝把之前一直忙水利兴修调查的宗禹叫了回来,这小子自从领命后一直在外忙碌,整个人和之前的白面书生的形象完全不搭边了,又黑又瘦,但神采奕奕,眼里有光。

“让我跟着安置下山的百姓?也行,正好我最近把咱们明水整体水利情况都调查清楚了,接下来再干就是动手规划了,先帮你把这块弄完也好,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就是挖沟渠也有人干了。”

看着精神状态饱满斗志昂扬的宗禹,陈三宝很是欣慰。

“你手底下不是已经培养了一批人了么,这次你都带走,先回家收拾收拾东西,下午就走。这件事越快越好,不能再拖了。”

“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你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陈三宝拍了拍宗禹的肩膀,这个曾经的‘启蒙先生’,这个少年秀才,现在人壮实了,也长大了。

“你放心吧,这段时间我手底下这批人真的被我调教出来了,现在吃苦耐劳干啥都行。”

“三宝,我现在特别庆幸当初的选择,跟你回到明水,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咱们家越来越好,我真的很开心,这种开心甚至比我当初知道中举还要多。”

宗禹想到自己念了这么多年的书,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心里很是满足。

这段时间他不是骑着马穿梭于各大村镇,要不就是下河丈量,顶着烈日挨着风吹,甚至有时候躲雨不及时还会被淋一场,但成果收获也是满满的。

他们详细的总结了全县的河流分布情况,哪里适合挖渠,哪里应该疏通,哪里应该堵塞,都一清二楚。就等着和陈三宝汇报完后拿出具体方针开始实施了。

全县兴修水利不是一件小事,哪里都需要人,三宝这一万多人简直是及时雨,真是瞌睡来了有枕头。

时间紧急,和陈三宝简单的说了两句,宗禹便带着他的小分队一共二十多人去了恒山。

后援部队一去,整个定康寨的下山安置工作进展便非常快。这些山匪虽然在恒山呆了几年,但一直在温饱线挣扎,就是搬家也没多少东西。

陈三宝这边连忙调用了全县所有的大小船只去了恒山以做好接应,十天后,盘踞恒山的‘毒瘤’定康寨山匪终于‘从了良’——从原来的山匪摇身一变成了明水县的普通老百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山匪都愿意下山归附的,尽管定康寨高层全体同意,但还是有五百多人决定继续留在山上,没有选择下山。

定康寨众人早在没下山的时候就已经抓阄分配完村子了,下山的时候也是按照村子为单位陆陆续续下的山。

到了下山那天,整个恒山县都轰动了,几户所有恒山县百姓都围到码头附近,看着这些土匪离开。

朱松儒非常害怕两方会发生冲突,把县衙里所有能调出的人手都调了出来。好在有些百姓虽然讨厌山匪,但始终很克制。

“永安村的,和我来上这的马车,从这里到永安村差不多一个时辰,要方便的去那边的旱厕方便咱们就要抓紧时间出发了,到了那还要分配土地呢。”

“东胜村的,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