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户部郎中(2/3)

了一下:

原本的请婚圣旨盖了假的玉玺,证明上天不同意这桩婚事,才引出这许多事来。既然如此,那此事便作罢吧。

陈三宝听了暗暗撇了撇嘴,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干啥,就直接说:福安长公主家的女儿毕竟出身野路子,不能母仪天下,外家又没啥实力,带不来什么实际利益。

镇国公家的女儿多厉害啊,出身高贵,手腕了得,镇国公在朝堂影响力还大。

这么一比较,孰轻孰重,还不是一目了然。

陈三宝偷偷和康先生吐槽,果然男人有权就变坏,简直鸡贼。

倒是康先生和陈三宝小小的解释了一下,原来这次重阳宫宴,要不是有镇国公帮忙,周氏也不能倒台的这么迅速。

毕竟不管如何,京外的两大营可是直接听皇帝调遣的,宫中的御林军也不是喝醋的,可是那天的宫变,除了一小部分御林军尽了本分外,其余全部倒戈。

怪不得呢,怪不得武玄沣又突然出尔反尔呢。

不过,这样依靠镇国公,又将他女儿扶上后位,就不怕再出第二个周氏?

皇后一旦有了嫡子,武玄沣不显多余?那永宁帝可是赤裸裸的例子摆在前面呢。

虽然武玄沣口口声声说人家洪熙帝是野种,可这事谁说的准,陈三宝觉得就算是野种也至少是周家的血脉。

所以,要想皇位永固,武玄沣当务之急便是要抑制镇国公的势力,外加不能让皇后有孕!

一朝天子一朝臣,往往新帝登基之初便是朝廷大换血的时候。

武玄沣蛰伏多年,一朝得势,当即大封功臣剪除异己。

原来的黑旗军主将领跟随武玄沣多年,南征北战劳苦功劳,武玄沣为显优待,论功行赏,均赐予良田美宅若干并加官进爵。

朝中旧臣见此无不羡慕,然而这种羡慕也只持续了一段时间。

宣武帝将黑旗军后打散,二十多万人的军队分成若干分支。其中十万人继续留在西南驻守,五万人前往北地,继续驻守抵抗鞑靼;两万人调往西南,其余六万人全部留在京郊,汇入东西两大营。

至此,战功彪炳的黑旗军彻底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

同时将禁军和两大营纷纷还上自己信赖的年轻将领,来了一个大换血。

这招‘杯酒释兵权’让武玄沣将军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又隐隐架空了镇国公在军中的影响力。

陈三宝都看得出来,其余人也都能看得出来。所有人都知道,处理完军中事务下一步就是朝堂了。

果然,新官上任三把火,整个朝堂各个省、部全都动了一边,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

好在,宣武帝对于自己看不惯的官吏只是斥责贬退,只有极其恶劣的才抄没家产被拿下狱,整体手段还算温和。

整个整顿的过程中,康先生作为曾经的军师后来的幕僚,得封吏部尚书,正二品,掌官吏任免、考核、调动,一朝得势,位极人臣。

而陈三宝也位置也定了下来,看着明黄色的任命书,陈三宝狠狠叹了口气:果然!武玄沣这贱人,真是把他当挣钱工具了!

户部郎中,从四品,主掌仓部司,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挣钱!挣钱!还是要让他挣钱!

陈三宝看着自己的任命,欲哭无泪,这个忘恩负义的武玄沣,自己兢兢业业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是要累死累活的给他打工挣钱!

这么一看,还不如在西南呢,至少在那自己大小是第一把交椅,说的算啊!

这么一看,户部,还不是尚书,连左右仆射都没混上,只是个郎中!

头顶上三个领导!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