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新店开张(2/3)
“爹,我要是真的每天去学堂的话镇上的卤味居也没有时间打理了。晚上还好说,我就回去了,白天铺子里天天连个男人都没有怎么也不行。我建议让大河过去帮忙,正好他们家虎子也每天来镇里上学,白天他跟着一起过来,等晚上我从学堂出来再接替他。”
陈大富想了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也随即点头同意。
回了一趟陈家村,陈三宝把手头的几个问题都解决了。既然已经做出了考科举的决定,那就不能再耽误了。陈三宝下午直接回了镇里,先去秀山书院回复了穆夫子,说明这几天要先把家里的铺子处理一下才能来全天候上课。穆夫子看到陈三宝答应上课就已经很是高兴,直言尽快尽快。
第二天陈三宝去了县里找到谢掌柜,让谢掌柜帮着介绍个靠谱的中人,他想雇几个店员。谢掌柜哪有不帮的道理,马上跟着张罗起来。待在中人那看到人的时候陈三宝又犯了难,实在不知道该挑谁,还是谢掌柜根据他家店铺的实际情况帮着挑了四男四女,暂时先签了一年的契约。
之后陈三宝以非常快的速度,前后花了两天的时间进购了一批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用品。由于这个店铺比较新,不像平阳的卤味居那么老旧,陈三宝就没有给铺子刷墙,只订做了一个匾额完事。
这次他家这个铺子经营项目很杂,名字就不太好起。其实他本应该租两个铺子,一个专门火锅,一个麻辣烫酸辣粉,考虑到他们家实在调不出人手了,只能经营这么个大杂烩。
陈三宝思考来思考去,不论是火锅还是麻辣烫都很独特,用哪个单独取名都不恰当,既然吃的这么多就叫陈记美食城。这个名字虽然恶俗但是概括性强,非常适合他家这大杂烩的特点。
待陈二宝处理完作坊那一摊活,陈三宝又领着他和小赵氏以及三婶一家熟悉了几遍吃食的制作过程。石头重点学习烧烤,陈二宝专门制作烤鸭,三个女人则负责麻辣烫和酸辣粉的制作,这些活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只要把锅底熬好味道就不会差了。
对于这种核心技术,陈三宝觉得还是应该交给自家人来做比较恰当。雇来的人谁知道什么样,要是资金充足他现在恨不得去官奴市场买几个了。
陈三宝觉得这是他穿来这么久生活节奏最快的一次,从租好铺子到铺子开张前后不到半个月。在陈二宝战战兢兢的忐忑中,陈氏美食城揭牌营业了。
美食城还是采取了平阳卤味居的经营模式,全体员工男女都是一样的服饰,每个桌子上都有调料瓶和纸抽。楼上火锅放了十五桌,楼下横竖共二十五套桌椅。
陈三宝在美食城帮了三天忙才回平阳,主要因为陈二宝怎么都不放他走,没有办法他只能留下来帮着压阵。
看到他二哥这样,陈三宝也觉得有点赶鸭子上架,他二哥哪怕是在作坊当管事也还在陈家村,从农民到大酒楼的管事这么大的跨度,紧张和不自信也是难免的。陈三宝决定先观察观察,如果他二哥还是不能胜任就需要雇佣一个职业掌柜了,到时候估计还需要麻烦谢掌柜的帮忙。
自从他们家的美食城开业,谢掌柜仗着当初陈三宝对他的承诺,简直要泡在他们家店了,中午吃麻辣烫、下午吃酸辣粉,每顿配点小烧烤,小日子不要太美好。
但这三天美食城的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火爆,之前他们家在市场卖卤煮的时候已经打响了知名度了,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到了县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且他们家的匾额上面也没有具体写卖啥,只是美食两个字,这也让一部分人不敢尝试。
不过陈三宝认为这不是问题,只要是吃过他家美食的人还能拒绝第二次么?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他家美食味道好不怕名声传不出去。
从县城抽身出来的陈三宝本来打算第二天就带着拜师礼正式去学堂,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