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套路深(1/2)

罗斌沉吟两秒,笑道,“难怪马先生不要稿费,原来是看不上,一本书净赚4元,20万字便是两本,那就是8元,上下册各3万,总共24万元,确实要比投稿更划算。”

随即抬起头来,笑了笑说道,“不过,我为什么要答应你呢?难道就为了6万元的发行费?况且,如果这3万册卖不掉,也未必能有6万。”

陈建国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难道6万元还不够?就算20万字都由你们报社出版,几期下来,也不过这个数而已吧。至于卖不卖得掉,成本我都一分不少地给你们,你们稳赚不赔,还能有什么问题?”

“这个,”

罗斌低下头,眼珠微转,随即苦笑道,“可是这么一来,我报的声誉会受到影响啊,在此之前,虽说也有过作家过档的事,但还从来没有过作品断档,影响了声誉,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陈建国微微笑了笑,“再加海外独家代理权,如果有香港以外的书商要发行,一切都交给你们报社代理谈判,给你们百分之十五的代理费,”

说着昂了昂头,笑道,“我之所以选罗先生,是因为明报已经有了倪匡,而《真报》是明报之下刊载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之一,且具有图书发行资格,但《真报》却不是唯一的一家,如果这个条件你还不同意,那我只好去找其他报社洽谈。”

罗斌脸色微变,哈哈笑道,“就按马先生的条件,那一万元的订金就不用了,三万册书我们还是印得起的,就当是交给朋友,

不过,”

顿了一下,他拱起手笑道,“等书卖完之后,可否由我报继续连载?”

陈建国笑了笑,“行,没问题。”

3万册几乎是目前香港市场的极限,别看香港人多,可愿意花十几块钱去买一部的却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买了书还可以传着看,这个数量差不多就到头了,

要再几年,香港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普通民众的收入日渐走高,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舍得花钱买书,那时候别说3万册,30万都能卖出去,

至于现在就别想太多,

卖完书之后,报纸想继续连载,那就去登呗,反正钱已经到手,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何况就算他们的报纸不登,也肯定有大量小报和盗版书商抢着印,犯不着计较这点小事。

罗斌拱了拱手,“那就多谢马先生,以后如果还有大作,亦可照此办理!”

陈建国端起茶杯示意,“好说,好说。”

一顿饭的功夫,酒店的律师已经拟好两份合同,一份代理出版合同,一份版权代理合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建国已经不是作家,而是类似金庸的出版商老板身份,

在香港,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黄玉郎就创办了玉郎集团,一个漫画、一个,在文化产业与金庸平分秋色,

像他们这样的作家也有过不少,但大部分都失败了,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只是小打小闹,自己开个出版公司,和陈建国一样,委托印刷、委托发行,稍微多赚点钱,却也要承受商业经营的风险,

跟那些人不同,陈建国没想搞什么文化产业,就是借用这种商业模式,赚两笔快钱罢了。

请假一个月,第一天到广州,第二天到香港,今天是第三天,

这一天,他写了5万字的,谈了一个合作伙伴,接下来,便等钱到账。

第四天,

香港的读者发现《真报》刊登了一篇新,而且在头版做了宣传介绍,在底版刊登正文,

第一章1万5千字,便将所有注意到这篇的读者吸引住,不到下午,当天的《真报》便销售一空,“陈真”这个名字,迅速在香港民众口中流传,

接下来两天,《真报》销量日渐走高,整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