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没有救世主(2/2)

而二战以后,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寒冷地带向“阳光地带”迁移是普遍现象。

所以,

甚至有些知名砖家都赞同这一说。

理由是气候一直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极寒本来就在客观上制约着北省经济转型。

因为根据这种看法,对冲传统工业衰退的两个手段——基础设施建设、非正规就业,在严寒气候下都相当不利。

因为,在温暖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开工、摆摊。

据此,既然服务业取代工业勃兴,那么人口势必向宜居地区流动。

随之而来的推论就是——北省的衰退只是一个逐渐趋向“适当水平”的自然过程,就好像农村衰退、乡下人离土进城也都是合理的,因为现代农业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人。

这看起来好像有点道理,而且归结为这样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因素,至少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让发生的事都合理化了。

似乎谁都不应该被怪罪,北省文化、北省人,乃至当地政府官员都没做错什么,要怪只怪天气太冷了。

“文化说”认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对经济活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一个地方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成功的动力,往往都根植于文化之中。

而北省崇尚官本位、看不起私营个体户、拉不下脸去做买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经济活跃程度。

如果把“气候说”归结为不可抗力,“文化说”就是一种万能解释。

因为几乎什么问题都能从当地文化中找到答案。

但文化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因素。

它不能解释为何以前那么多年北省经济都好好的,到了最近才开始衰退。

再说了,北省文化总还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谈不上有多么本质的区别,为何就唯独在这里阻碍了经济呢?

所以,“文化说”和“气候说”暗通款曲,最终归结为“非战之罪”。

同样的,“制度说”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万能解释。

许多人在讨论问题时偏爱“制度”因素。

因为从许多投资故事来看,北省的确没能在制度上防范“竭泽而渔”和“关门打狗”现象,非常不利于经济活动。

来投资的人都被当做乳猪给烤了,哪里还有人敢来这里呢。

钱多烧得慌?

孙少平见这里政府的认识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已经打定主意敷衍一把赶快跑路了。

“这么多年,你们竟然一点也没有长进,”孙少平这次连讽刺都不愿意了,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这下好了,大家心安理得的过‘安稳’日子,谁也不用负责任,谁也不用努力,好!”

“这不是盼着你这大老板出手嘛。”

“秉义大哥,你堕落了,”孙少平看向曾经的老大哥。

才五十多岁,周秉义的头发上已经满是霜花了。

“这世界上,哪里会有救世主呢?”

喜欢平凡的世界之少平的奋斗请大家收藏:(.sodu777.)平凡的世界之少平的奋斗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